<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协理论 > 正文

        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http://www.bjhwwb.com 2021-09-27
        作者:    来源:

        近年来,各地政协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呈现出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在实践中,各地碰到的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是:人民政协如何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在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拿捏好延伸的“度”?笔者认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这一原则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才能有效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

        第一,“尽职不越位”,始终坚持党对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在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政协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要坚持党委统筹,什么时候都不应“越位”。只有将这项工作纳入党委的中心工作,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真正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实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有组织保障。在江苏徐州、湖北麻城和云南腾冲,都建立了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领导小组,而且由市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等进入领导小组。在徐州,还将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并占不低的分值,赋予工作以强劲的动力。其次,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在协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这一点都体现得非常充分。协商议题报基层党组织同意,协商参与者中党员干部占有一定的比例,协商议事会的成员也是由党组织批准,协商过程由基层党组织主持,协商结果报基层党组织批准后组织实施,这些措施和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搭台不唱戏”,在基层协商中当好人民群众的配角。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不是要用政协协商取代基层协商,而是要去推动基层协商的开展,对之进行指导,使之更加完善。其触角所到之处,是基层协商的主场。政协的主要任务是搭台,而不是唱戏。否则,不仅耕不好别人的田,还会荒了自己的地。

        尽管各地的具体规定不一样,但在议题的提出和协商过程中,城乡社区居民都能发挥主体作用。徐州对协商参与人员的构成有明确规定,协商主体由利益相关方代表、协商议事会议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构成。每次协商议事会议,利益相关方代表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50%,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作为协商主体的地位。有些地方还尝试由利益相关方组成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协商成果的落实。

        人民当家作主不仅要靠制度,还要靠人。就像政协委员必须会协商、善议政一样,基层群众也必须习惯用协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懂得如何协商。这就需要通过协商文化建设来培养群众的协商习惯,形成维护协商制度的强大观念力量,确保协商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在这方面,无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一,搭建“3232有事好商量”有线电视平台,有效赋能基层协商。城乡居民手持有线电视遥控器就可以提出协商议题建议、报名参加社区协商、查看协商成果及其落实情况。此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为电子民主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开辟了直接参与的新途径;而且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和引导,为基层协商文化的培育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二,将社区的协商案例写成剧本,让社区里的孩子们来表演。从娃娃抓起,将协商文化从一开始就植入他们幼小的心灵,将协商变成他们的行为习惯,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为协商民主在基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第三,“指导不主导”,用制度建设保障基层协商行稳致远。只有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才能真正保障基层协商行稳致远。

        在协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法律知识。基层协商中的很多冲突或误解都是由于对相关法律不了解所致,如果能邀请专业的律师,或对法律比较熟悉的政协委员参加协商,将有助于提高协商的效率。

        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用政协协商的理念和经验浇筑基层协商的制度规范,推动基层协商提质增效,保障基层协商行稳致远。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其主要任务是“指导”而不是“主导”,一方面指导基层干部群众如何开展协商,一方面指导基层党组织建立行之有效的基层协商制度和规范。

        总而言之,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必须发挥人民政协平台优势,为基层协商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发挥政协协商经验丰富的优势,帮助基层建立合理的协商制度和规则,推动基层协商提质增效;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的优势,帮助基层做好协商前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优势,督促协商成果有效落实;发挥政协参政议政职能的优势,将一些共性的问题转化成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在市县层面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让基层协商发挥更大作用。

        在未来,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还会进一步深化,会从单向延伸走向双向嵌入,不仅将委员嵌入到了城乡社区,而且让基层群众走入政协。政协在开展协商活动时,可以邀请基层的普通群众观摩,让更多的人在眼见为实中培育协商文化,增强造血功能。

        在未来,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试点会更加科学严谨。例如,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变量控制,观察特定制度安排的实践效果,以便快速识别影响协商质量的因素,从而降低试点的成本。

        人民政协会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只是一个起点,人民政协就像一台功率强劲的“发动机”,带动其他渠道协商活动的开展;像一台功能优良的“播种机”,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其他渠道之中,不断提升其他渠道的协商品质。

        (作者谈火生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