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生、发展、特色、优势,阐明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那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新体现在哪里?具有什么新的内涵?回首我国政党制度运转70余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迪。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新的民主模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在追求现代民主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虚心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利用现代政党来重组中国社会、建立现代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试行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但都失败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使命历史地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团结其他政治力量,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中流砥柱。在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自觉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与西方资产阶级旧式的多党竞争相比,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种新型人民民主的体现。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先商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只能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具有坚实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这一超越党派狭隘利益纷争、致力于包容合作的制度,内含着对“人民”这一概念的辩证认知和对民主真谛的不懈追求,让民主从价值理念转变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新的治理理念
现代政党政治的理想目标无疑是为了国家的良政善治以实现人民福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深刻体现了传统中国优秀文化中的政治共同体理念和协商共治的思想精髓。中国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样,都是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政治力量,在共同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形成发现和改正错误、减少失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有效避免政党之间互相倾轧造成政权更迭频繁的弊端以及否决政治、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弊端,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共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集中高效、政策连续的独特优势,生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效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围绕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重大战略的实施献计出力。各民主党派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当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起同心同德搞建设的强大力量。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民主党派都充分参与,积极助力,彰显了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圆梦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开拓改革路、实现中国梦,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的光荣历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表达了中国式治理理念的真实内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新的保障途径
在长期的合作实践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来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中国共产党通过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形式直接同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基本形成了以相关法规为保障、以中共中央文件为主体、以配套机制为辅助的制度体系;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均占有一定数量,他们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参与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以及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具体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中,也都有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和中共领导干部一样有职有责、履职尽责。
同时,中国还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成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具有鲜明的党派特色,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政协委员中超过60%、政协常委中超过65%是党外人士;各级政协领导班子中副主席不少于50%(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这种组织特色使人民政协成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权利,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协商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大会发言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中,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提出提案、提交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作出机制性安排,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搭建平台,充分体现了“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的独特制度优势。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贡献了新的发展方案
世界多姿多彩,每个国家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人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相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70多年的光辉历程证明,这一制度是同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是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政治制度,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接受善意的批评,不会因为一些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歪曲和偏见而减少自信。同时,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不断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丰富理论内涵、健全制度体系、激发制度效能,使之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也是中华文明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先进文明并加以改造的成果,具有重大文明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中国一直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动与世界其他政党之间的平等交往,积极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民主政治发展。中国在政党政治上的成功实践可以为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制度上的借鉴,可以为世界政党政治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方案,可以为人类民主发展探索提供中国智慧,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作出新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作者王江燕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人民政协报 |